以行证道,未来可期。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从春节到现在,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奋斗在抗疫一线,成为国人心目中的闪耀明星。
这段时间,他收到了许多青少年写来的书信,有的字迹工整,有的笔触稚嫩,也有肖像画和手抄报……
钟南山认真阅读每封来信,并亲自回信,写下对青少年的谆谆寄语:
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希望你们不惧艰辛、勇敢前行!
一个84岁老人,向身后亿万青少年发出崇尚科学与知识的召唤,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导向行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恰在年前的庚子年,也有一篇雄浑激越的《少年中国说》,深刻影响着当时的年轻人。
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衰败不堪。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一盘散沙,是不可救药的“老大帝国”、“东亚病夫”,只有任人瓜分的命运。
同时,国人心头也漫布着悲观失望的自卑情绪,有人认为“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当此之时,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奋笔写下《少年中国说》。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他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以唤起人民的爱国热忱,激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历史发展的脉络证明,年后的中国,从没落走向新生,确是一批批热血青年推动和造就。
年过去了,再逢庚子,国家的脊梁将由新的年轻一代去担当。
这种传承,需要更具张力的情感涌动。
钟南山的高贵品质与人格,正匹配了这个刻骨铭心的时刻。
为国为民,心怀天下。
以他为代表的抗疫勇士们,才是国家真正的栋梁,才是这个时代最值得追逐的明星。
崇尚科学与英雄的时代,无论遭受多少苦难都充满希望。
让科学家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明星,不仅有利于培塑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留言:
年非典时,自己还是一个小学生,也制作过稍显稚嫩的明信片寄给钟南山爷爷。如今,已经是一名北大毕业的医学博士,奋斗在基础科研的第一线,非常骄傲与钟院士成为校友,成为医路人。
这就是引领的力量,榜样的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样子,中国就是什么样子。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再过十年,二十年,
这些给钟南山写信的少年会成长为什么模样?
他们用知识缝制的铠甲会何等坚硬瑰丽?
以行证道,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