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洋谷昭通日报收录于话题#群山21#文学23
作者简介
刘洋谷:白族,云南省作协会员,曾在《中国新闻网》《云南日报》《文艺评论》《大理学院学报》《云南广播电视报》《大理文化》等报刊发表过作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专集《我心飞翔》,作品《我的航空梦》曾获新华社与云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中国梦云南故事”二等奖。
透过疫情看战略—读《战略:一部历史》
年春节假期,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所有人,假期延时,居家隔离,足不出户,在线办公。
我在书房办公,工作之余,想起书架上的两本大部头书籍——《战略:一部历史》(上、下)。我一直畏于那宏大的篇幅,没有读完。现在利用在家隔离的空档期,我仔细阅读。
这是来自当代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的恢宏巨著,写作时间历经20多年,70余万字,年11月出版,次年被引进国内。
伴随着各种紧张的疫情信息、资料和报表,我边阅读边想起了过去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仍然孜孜不倦求学探寻真理的学者前辈们。
何为战略?
在汗牛充栋的战略理论书籍中,对于“战略”一词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反璞归真的说法。
开篇讲的是人类的近亲,大猩猩们的战略行为,包括大猩猩们如何团结组队、如何争夺食物和领地、以及如何解决组织内部的事务。基于这一系列的描写,作者给出了战略的定义:战略就是人类为了实现目的而采用的一系列行为,其核心要素包括沟通联络、使用力量或欺骗手段、设计方法和路径等等。正如本书的名字——一部历史,作者对于“战略”课题的研究,始于灵长类动物、终于今天。
在战略的古典时代,作者介绍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孙子、马基雅维利、约翰弥尔顿……这是战略思想的萌芽。
战略大师们施加拳脚的舞台——军事领域,作者梳理了军事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拿破仑到克劳塞茨,从冷战的核竞争到遍布世界的游击战和局部冲突,直到当代新军事革命。作者还讲了容易被忽略的领域——革命斗争,战略被广泛应用。作者提到了我们崇敬的马克思、甘地、马丁路德金,带领我们回顾了那一个个洋溢着革命激情的年代。
我最感兴趣的是最后一部分:进入20世纪以后,一大批伟大的企业崛起,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走向,这些企业所采取的战略被作者一一概括。作为企业的员工,我更需要从这部分汲取营养。卡耐基、泰勒、洛克菲勒、亨利福特、彼得德鲁克等等,都是商业界响亮的名字。它似乎有一个事实:每一个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的企业,都至少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举个再普通不过的例子,疫情期间都要求居民出门戴口罩。市场上有一种相当优秀的N95口罩,生产它的企业叫霍尼韦尔,这家企业始于十九世纪的美国,经历了美国20世纪初的大萧条时代、两次世界大战、年的次贷危机,也经历过合并,顽强地生存下来。如今,满天的波音飞机,有30%的组件来自这家企业。凑巧的是,霍尼韦尔在武汉光谷也有一个分部,专门负责研发高科技医疗器械。每天打开新闻,我都看得到这次疫情对经济环境带来的冲击,政府要求民众少出门或不出门,对很多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消费者的流量丢失,这是一次大考,一场“渡劫”。
我看过一个咨询公司做过的粗略统计:假设一家企业一年有个工作日,因为疫情多放了10天假,10个工作日占比为4%,产值减少4%,同时房租、人工、库存等成本并未减少,这失去的产值很可能就抵消了当年的毛利,放假10天就足以宣告整整一年都得勒紧裤带过日子,很多企业无法熬过这个冬天。大量的小微企业、夫妻店等,直接倒闭。有报道说,广州的一家花店精心筹备了两个月,投入近30万元,准备迎接春节花市,遗憾面对疫情,花市关闭,无可奈何的店主血本无归,绝望地砸了花。
还有一条新闻:著名餐饮企业“西贝莜面村”家线下门店基本停业,仅保留少量外卖业务,预计损失营收7至8亿元,2万多员工待业,每个月人工支出1.5亿元,进入资金链紧张濒临破产的状态。在全民抗击疫情的背景下,餐饮和其它服务业受到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透过以上新闻,透过疫情,再仔细品读《战略:一部历史》,回顾那些企业的大起大落,让我感慨世事无常的同时,也对它们坚韧不拔的生存能力由衷地佩服。
书中讲到的一个著名案例,洛克菲勒,著名的石油大王,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如日中天时,几乎掌控了美国90%的炼油能力,控制了美国原油产量的1/3,拥有了定价权,虽然在电灯取代煤油灯的时期经历过低谷,但汽车和汽油发动机的普及再次让标准石油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垄断企业。终于,标准石油公司受到了罗斯福总统政府的打击,并根据《反托拉斯法》被提起诉讼。
洛克菲勒并未坐以待毙,他深知面对政府和法律的力量,胳膊拧不过大腿,必须主动找到后路。他全盘审视和深入研究了自己的产业,主动对企业进行了改革和拆分,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为34个新兴实体。表面上看,标准石油公司是被拆解了,但实际上这是一次化整为零的战略转型。34个新兴实体中也包括埃克森石油公司,它是当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同时,更小的新兴实体面对市场环境的转型也显得更加灵活,这些小实体创造财富的能力远远强于单一的标准石油公司。此外,为了化解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洛克菲勒家族(即老洛克菲勒继承人——他的儿子)开始大规模开展慈善业务,赢得了人心,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
洛克菲勒企业几乎经历了19世纪到20世纪所有的重大历史时间,在风云激荡的市场上不断调整战略,抓住了时代和环境造就的每一次机遇,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今日,洛克菲勒财团是最具影响力的财团之一。
任何一家企业,从平凡走到卓越,总要有不止一次的“渡劫”过程。
正如之前我看到的“西贝莜面村”,正经历着一场危机。但几乎同一天的新闻也报道,另一家企业的品牌“盒马”,将联合其它餐饮企业,把其它餐饮企业空闲的员工调配到“盒马”上岗。“盒马”的业务和餐饮沾边,主打的是生鲜和物流配送,可以很好地把餐饮的门店体验模式转型为线上派送模式,以便适应当下消费者不能出门的环境。“盒马”此举节约了人工成本,缓解了其它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一石二鸟。
我看到这个新闻时,不禁为“盒马”点赞。这种模式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很常见,以“借调”“帮助工作”等名义临时招人,不占用编制且节约人工成本,还有助于搞团结。在市场上也有“劳务派遣”这样的模式。不过,我觉得可以起个更时髦的名字——共享员工。市场环境的改变,迫使企业作出了模式创新。
疫情,既是一场对企业的考验,也是促使企业自我蜕变涅磐重生的历练。连日来,我看着数据报表,疫情对民航的冲击也显而易见,全国都如此,省内有的机场居然回到十多年前的状态,员工们每天翘首期盼那一个孤零零的航班,甚至某一天清晨起床后发现今天机场没有航班了,航站楼封闭。
一下子闲下来,闲得心慌。
但以年的“非典”经验来看,疫情对民航的冲击只是暂时性的。疫情过后,业务量会逐步回升。何不趁着这个时候,思考一下作为民航企业的机场,如何采取一系列创新,迎来新一轮发展呢?
我也欣喜地看到,国有企业、有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在此次疫情中主动担当,扛起了社会责任。企业捐赠的物资源源不断地发往疫区,“国”字头的基建企业不计成本加班医院的建设任务。还有我们民航企业,保障援助物资和人员的运输,同时积极行动,确保疫情不在机场等密集场所扩散,主动调减航班,把资源留给防疫运输任务,国家免征收民航发展基金……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这是《孙子兵法势篇》的原话,作为战略大师,孙子对战略的洞悉十分透彻,外在环境总是在变,智者总是善于把握机会。
这句话的精髓也贯穿于《战略:一部历史》全书,从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直到当下最前沿的战略工具,战略理论都不断充实,作者勾勒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战略史。
用全新的历史观审视中国—读《枢纽》
《枢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出版。作者施展,工科出身,北大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外交学院。他和很多青年学者一起组成了名为“大观”的研究团队,用当代青年学者独特的视角,重新梳理了中国历史。
《枢纽》用全新的方式解释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枢纽》一语道破——处在十字路口的大国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