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妍)农历新年将至,不少在外的游子陆续踏上返乡的路。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很多在华留学生们已连续两年无法回国团聚。虽然不能回家,但是,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期许和对远方家人的牵挂。今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王妍,一起走近正在甘肃省兰州市学习和生活的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陆远,看看他会给自己的家人送上什么祝福和礼物。
随着寒假到来,往日熙熙攘攘的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变得安然恬静。大部分学生已经踏上回家的旅程。但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甘肃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陆远却因为疫情因素,今年不能回家。他打算购买一些中国特产寄回去给家人尝尝。“我正在准备去买茶,三泡台。七里河那边附近有一个市场,专门卖茶的市场,特别大的。从甘肃农业大学,我们坐大概十站,我们就到那个市场了。”
年,陆远来到甘肃兰州,用四年时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得汉语国际教育学士学位。去年9月,他进入甘肃农业大学,开启了研究生生活。从吉尔吉斯斯坦来到中国求学近五年,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陆远现在已经是个“兰州通”了。
三泡台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西北茶饮,除了茶叶,还配有桂圆、红枣、枸杞等。陆远说,他初到兰州时,一下就迷上了它浓郁的味道,在他的推荐下,他的家人也纷纷爱上了这种物料丰富的盖碗茶。陆远不想买包装好的成品,他打算按照家人的喜好,自己选择配料再分装。茶叶种类繁多,红枣、焦枣品质不同,选择冰糖也有讲究,陆远特地挑了西北特色的黄冰糖。他精心拣选着每一种配料,为了找到心仪的葡萄干和核桃,他甚至逛了大半个市场。
“陆远:我可以尝一下吗?这个甜,这个酸。那就称一下这个一斤吧。就是自己选的茶比较好喝一点,我是给自己家里人推荐的,所以我必须要自己来称,自己来看,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选材是行家,砍起价来,陆远也十分“老道”。
“陆远:这个多少钱?
卖茶商户:这个一斤我们是80(元)一斤。
陆远:老板便宜吧。
卖茶商户:75(元)吧。
陆远:还便宜一点,70吧。
卖茶商户:70不行。
陆远:那也不是给你,也不是给我。73(元)吧,73(元)我就拿了啊。
卖茶商户:行呢行呢。”
带着大包小包回到宿舍,陆远开始为每一位家人“私人定制”。“我爸爸,喜欢比较重一点(口味)的,所以把茶要放多一点,我爸爸喜欢核桃,不要那么多,因为多,茶会苦,不好喝。放一点糖,放多一点。我妈妈是要放少一点,因为我妈妈不太喜欢糖,我爸爸喜欢糖。奶奶和爷爷的喝的是比较健康,糖必须少一点,茶叶也必须少一点,枣放多一点,三个吧。”
在陆远准备的邮包里,除了亲手封装的特色三泡台,还有给12个侄子准备的中国小吃、剪纸,给爱美的嫂子们的精油香皂,甚至还有他农大同学培育的中药材党参和黄芪,听说泡水煮汤可以补气,他想带回去送给家里老人。
“记者:我看这儿还有香包?
陆远:因为香包我觉得味道特别好。
记者:它其实是个抗疫香包对吗?
陆远:是的,抗疫香包就是药的味道。让我妈妈爸爸放到我们客厅里面。然后我还给家里寄的是我的奖牌,我参加了马拉松、踢足球、排球。
记者:得了奖。
陆远:得了奖。
记者:这也是让爸爸妈妈高兴是吗?
陆远:是的是的。我在中国得了优秀奖学金,这个证明书我想给我的父母带回去,因为我父母现在每次给我的亲戚说,啊,我的儿子在中国很优秀,很优秀,但是其实是从嘴巴里面说的,但是如果我把这个寄回去,他们就可以给亲戚这样拿着让他们看,这是我儿子得到的,我的儿子真的是在中国很优秀,让他们开心。”
年是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建交30周年。陆远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中、吉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热络。畅通的贸易通道,也让陆远看好在中国的就业机会,他打算毕业后留在中国经商做外贸。“我特别喜欢习主席和我们所有在中国的留学生说的一句话,‘百闻不如一见’。我觉得人在外国,必须来中国旅游,才是知道中国的文化是什么,中国的规定是什么,中国的方法是什么。”
在甘肃农业大学,来自亚非欧三大洲共34个国家的88名留学生中,目前在国内50人,这个春节他们要留在中国。学校组织了包饺子、写福字、体验剪纸等各类活动,向学生们讲述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充实他们的假期生活。开心之余,有人提议,通过视频一起唱首歌给自己的家人,因为疫情影响物流速度等原因,不少留学生不能通过邮包寄去自己对家人的惦念,但克服时差,通个网络视频电话,是他们用另一种方式跨越千山万水对家人表达的爱和牵挂。
加纳籍留学生Erastus起了个头,大家一起唱起了他的原创音乐《FightCorona》,这首歌表达了对抗击新冠疫情的信心和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中国的深厚情感,手机的那一边,留学生的家人们也跟着旋律附唱,万里心牵同一处,他乡还与故乡同。
“新春快乐,虎虎生威,tiger、tiger、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