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识普及你可能不知道的春节习俗来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吃醋么 http://pf.39.net/bdfyy/bdfal/190816/7388216.html

中国人过年,不同地域的人会有很多习俗,有相同的习俗,比如贴春联,也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北方人吃饺子。

而我们现在这么多春节的习俗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顾一下中华文明的历史吧!

一、压岁钱

当孩子的,可喜欢过年了。不用上学,家里的亲戚朋友们还会给自己压岁钱。可开心啦!过年给压岁钱这个习俗,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朝。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所撰《汉书》中提到,当时的压岁钱叫大压胜钱,最开始流行于王公贵族之间,每逢过年时,大人会将铜钱交给工匠,由工匠将铜钱融化,然后铸造成跟铜钱差不多大小的假钱,上面有各种纹饰和文字,象征各种祝福,有麒麟、仙鹤、祥云等。但这种钱不能用,只是一种大人对孩子的祝福与关爱!

那些孩子们相互之间会进行比拼,谁家给的压岁钱铸造得更有寓意、更美观大方。

这事儿从王公贵族那里流行开来以后,普通老百姓觉得这个不错呀,我们也效仿吧!富裕的百姓也跟王公贵族一样,请一个工匠为他们铸造。

在当时,请一个会铸造的工匠,可比铜钱贵得太多,花十几个铜钱,才能请工匠做两三个铜钱。普通老百姓请不起工匠怎么办?那简单,直接把铜钱给孩子吧!从此,压岁钱的初衷就慢慢变了,直接给钱成为了最主要的方式!

从此以后,过年给孩子压岁钱一直保留至今!延续了二千多年!

二、守岁

现在过年,大人们都会一直等着,不过12点,那坚决是不睡觉的。要从旧的一年,守到新的一年。这就叫守岁了。

守岁的习俗最早从有记录的是西晋周处写的《风土记》,里面有记载当时老百姓大年三十晚上也是不睡觉到,一直到等到子时过半之后,才会睡觉。子时过半,就是我们现在的凌晨。

之所以守岁,古代人们认为,过了年,就大了一岁。在这个交接点,自己不能稀里糊涂的去睡学,要好好回顾自己今年都做了哪些事,明年又将要去做哪些事!简单说来就是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但守岁嘛,也不能在那里傻等着,所以百姓们想出了各种各样消磨时间的方法,逛花灯呀、吃年夜饭呀、剪窗花呀……。

直到唐朝发明了火药后,大家觉得这东西不错呀,一点就炸,还有响声。就把火药做成了鞭炮,守岁消磨时间又多了一件事情。(中国的火药传到欧洲后,他们做成了火枪、火炮。同一件东西,古人拿来娱乐消遣,欧洲人开启了征服全球的旅程)

这个习俗也一直保留至今,延续约多年。

三、送灶神

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在厨房放一些贡品,再点上一个长明灯和香。长明灯一直到点到第二天早上为止。这就是送灶神了。

这个习俗最早的记录同样是西晋周处写的《风土记》。当记载,当时人们认为很多地方都会有神灵,每一座山都有山神、每一条河都有河神……。每一个有厨房的家庭,都会有一个灶神。

每年过年的时候,玉皇大帝也会举办宴会,灶神虽然是一个小神仙,但也会去参加。所以百姓们会在灶神去天上之前,给他奉上贡品,希望他不要把自己的家丑事儿告诉其他神仙。以免惹到那些神仙,给家里带来灾难。

这个习俗同样保留至今,延续约多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