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涨知识春节的来历 [复制链接]

1#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候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年,谷熟也”。“春节”俗称“过年”、“年下”,据历史考证,“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春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先秦时叫做“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做“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到了清代,一直叫做“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以后,称阳历一月一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在古代,中国历代新年的日期并不一致。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日,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但在夏商周时期,所定的日期也不一样。夏朝的时候以一月为一年的初始,也就是所谓的正月,一月初一就是岁首;商朝取代夏朝后,改动了历法,一年的初始改成了十二月,十二月为正月,十二月初一就成了岁首;到了周朝,又提前了一个月,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一年的岁首又变成了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进行了改动,又提前了一个月,以十月为正月,一年的岁首又变成了十月初一。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更改历法,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创制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初一为岁首改为以一月初一为岁首,后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阴历,落下闳也因此被称为“春节老人”。

发展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将春节放假七天,让官员们回家过年,吃好、喝好、玩好。到了宋朝,逐渐形成了用鞭炮来庆祝新年的到来。明清时代,春节的一些习俗逐渐形成,庆祝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此后,中国一直沿用阴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

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年1月1日,在万众瞩目的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孙中山宣读了誓词,随后就宣布了《改用阳历令》,采用阳历纪年,以“元旦”为新的一年开始。但没过多久,孙中山被迫退位,被袁世凯窃夺革命胜利果实。袁世凯也试图沿用孙中山的这一历法,颁布政令让全国人民过阳历新年“元旦”,但当时全国人民都不过阳历新年。实在没办法了,年7月,时任北京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其中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但袁大总统只规定“春节”为全国性节日,在年正式实施,把“春节”给定了下来。

国民党统治时期,“春节”曾一度被废除,特别是年的春节,所有人都不放假,凡是搞任何形式庆祝的,都有可能会被政府直接逮捕。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