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诗词鉴赏古诗词中的春节桃符爆竹年将
TUhjnbcbe - 2024/10/29 14:17:00

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后人往往把春联贴在桃符上,于是后人以“桃符”借指“春联”,“挥春”。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宋王安石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被熟识。

民间传说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在神树下还有一只云鸡,相传这只云鸡是每天早上会发出一声鸣叫唤醒生灵,同时把其他的公鸡叫起来,象征着早晨。

失调名

宋-晁补之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宠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

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

神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己未新岁

宋-陆游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

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

新春即事

宋-胡寅

竹爆腊寒尽,桃符春事来。

和风已披拂,暖日便徘徊。

曳杖閒挑菜,攀枝齼摘梅。

太牢虽有味,岂必胜登台。

至节前二日

宋-方回

梅花买到满楼香,但笑吾家节是常。

雨冻不应无雪冻。肩疮更复有头疮。

桃符爆竹年将近,绣线书帷日渐长。

三岁岭南江左路,岂知八十客钱塘。

辛未除放

宋-郑刚中

爆竹懒能熏,桃符又上门。

老身迷岁月,春色偏乾坤。

桂岭家何在,茅堂酒满尊。

小笼温衲被,清梦接黄昏。

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

宋-刘辰翁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

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

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

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鉴赏古诗词中的春节桃符爆竹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