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请务必领取我们给你订制了这份春节传统
TUhjnbcbe - 2024/12/30 12:24:00

尽管现在我们使用的是公元纪年,阳历的新年(元旦节)也是热热闹闹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最隆重的节日还是要数农历的新年——春节。春节作为我们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从每年的春运抢票的紧张程度就能看出它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那么,你知道春节的历史渊源吗?

其实,中国现在许多的传统节日或多或少都和祭祀有关,比如中秋节就和古人祭月有关,腊八节和岁祭有关,清明节和春祭有关。在西汉《尔雅.释天》中有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早在多年前的古代社会,我们的先人们为了能够来年有个好收成,因此会举行农业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就有了“过年”的概念。

春节又称“过年”,而所谓“年”又作“稔”。“稔”的以“禾”为部首,即是寓意五谷丰登,禾苗丰稔。《辞海.禾部》也是如此记载的,“谷一熟为年,故亦谓年为稔”。另外,从殷商遗址中出土的甲骨文考证,“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过年风俗的最终定型是在汉朝。在汉朝定型的原因其实有两点:

历法的定型。在汉朝之前,历法并未定型,夏朝的历法我们称为“夏历”,它是以元月为正月。商朝的历法称为“殷历”,以腊月为正月。周朝的历法称为“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经过春秋战国的群雄割据,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是他所采用的历法又以十月为正月。折腾来折腾去的,历法的变化最终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才得以确定,以元月为正月,并沿用至今。社会的繁荣,稳定。在夏商周时候,人们的生产力还比较低下,除开王公贵族,社会上的大部分人还只能是用简单的食物果脯。到了春秋战国,乃至秦始皇统一中国,社会都处于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因此难以形成统一的“年节风俗”。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首先是统一的,其次有了“文景之治”的积累,社会整体是繁荣富足的,这才形成了年节风俗。

随着年节风俗的形成,过年逐渐成为民间的重要节日,也由此衍生出了众多的风俗。

贴春联——《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虽然春联的名称是在明代才定下的,但是早在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就亲手写了一联:“新年纳庆余,嘉节号长春。”宋代钉桃符就已经成为社会风尚。

守岁——西晋《风土记》中明文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后经唐宋文人的发展,更为其添加了新的含义。守岁逐渐有了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来年的意义。

吃饺子——《礼记》中就有记载:“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最早的“饺子”当属唐太宗李世民吃过的“牢丸子”,原本是为了减少吃丸子时的油腻而产生的,后来经历代文人的发扬,逐渐成为“贺岁”佳品。

放鞭炮——《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放鞭炮最先是用真的竹子装的硝,所以又称爆竹。这是在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李田为了驱逐年年遭灾,瘟疫横行的地方的“山魈恶鬼”而产生。而到了宋代,就已经有纸卷火药的鞭炮售卖了。

……

以上就是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有关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其实,春节不仅给了我们美好的愿景,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美好的节日记忆,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伴随我们长大的春节的由来。

参考资料:春节的由来和习俗_张本瀛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务必领取我们给你订制了这份春节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