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城里,一碗灰碱粑勾起的春节记忆
TUhjnbcbe - 2025/5/9 16:32:00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www.bdfyy999.com/m/

除夕万家团聚,餐桌上少不了各式传统佳肴。对于剑河县居民来说,大年初一早晨的一碗灰碱粑,才是整个新年的开始。

大年初一,剑河县仰阿莎街道秀山小区居民杨兴睿一家清早便起床煮制灰碱粑,一勺辣椒、一点猪油、一把糊米,伴随着灰碱粑特有的香味,新年就在一家人的欢笑中开始。

“家里一直有这样的过年风俗。”杨兴睿说,正月初一早晨的鞭炮响起,电视中的春晚回放、长辈手中的红包、桌上的一碗灰碱粑,便是年味。

灰碱粑是贵州的特色食品,利用草木灰与大米混合过滤后制作而成。许多人把制作灰碱粑作为过年的隆重仪式进行。

过去,每逢春节,剑河、镇远、三穗、锦屏等地群众都会做灰碱粑以庆新春到来,它还是大家礼尚往来的重要礼品,也是平时早餐、夜宵时的一道美食。

年,剑河县因三板溪水电站项目建设需要,县城从柳川镇整体搬迁至革东镇,老县城的1.69万人在新县城实现安居乐业。十五载转眼一挥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过去小县城的春节氛围却已成回忆。

“觉得搬到新县城后,年味没有以前浓。小时候,家里老人过年就会做灰碱粑,但是那时候,自己太小不记得工序,现在都在外面买。”杨兴睿说,虽然如此,但只要吃上一碗灰碱粑,就会觉得童年时的年味又回来了。

时间回到春节前夕,剑河县仰阿莎街道环城西路的一处店铺里,金黄软糯的灰碱粑摆满店铺货架。伴随着四溢的米香,忙碌的揉搓声不断从店铺后厨传来。

“忙得很,现在摆在架上的都是订出去的,没时间送货,只能等他们自己来取货。”店家欧芝莲一边揉搓着面团,一边对记者说。

每年临近春节,都是欧芝莲一家最忙碌的时候。从事灰碱粑制作20余年的他们,每天凌晨三四点便起床赶制。泡发、过滤、制浆、煮糊、揉面、蒸制,一家人从天黑忙到天亮。

“工艺并不复杂,就是花时间。”欧芝莲的丈夫蒲增权介绍,过去,剑河县家家户户都自己做,因此他们的生意并不算好,大多数顾客是餐饮店的商家,如今,在家自己制作灰碱粑的人少了,但储备灰碱粑过年的习俗仍在,因此,向欧芝莲家订购灰碱粑的人越来越多,一家三口每天最多做个,仍然供不应求。

朝朝暮暮昼夜轮,岁岁年年又一春。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阖家团圆的期盼永不变。虽然新年美食多种多样,但灰碱粑寄托着剑河人对新年的向往以及过去岁月的怀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欧阳章杰)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城里,一碗灰碱粑勾起的春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