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过年钱在哪?大哥说:我们创业吧,有一个短平快项目,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
啥项目这么好?
大哥说:写春联到乡场上去卖。
我心里说,虽然我的毛笔字不怎么样,大哥的字也好不到哪儿去,一句话:卖相太丑!但作为小弟,不好驳大哥的面子,委婉的说:可以试试,我给你当助理。
笔墨砚都是现成的,到幺店子(小商铺)买回一叠红纸,用小刀划成横幅、竖幅,大哥照着网上抄来的对联句子,挥毫写起来。
一幅幅写好,我一幅幅挪到一边晾起来。大哥打个晃,居然写错一个字,被我发现了,我说不要了吧,大哥说留着。
半天功夫,一叠红纸写完,怕也有两三百幅对联。晾干后,折叠好,装进筐里。
第二天天不亮,兄弟俩骑着自行车到20里外的乡场去摆摊。路上,我问大哥为啥不就近卖呢?
他说:走远点,免得碰到熟人。哈哈,他还是怕在熟人面前出丑。
在一条名叫鳅鱼巷口子附近把摊子摆上,就等买主来。马上就过年了,来来往往的乡下人真多,背着背篓、挑着箩篼,买着各种年货。
我们的摊子面前没有人气,我有点失落,大哥说:买对联的人一般要买完年货最后才买春联。
等啊,等啊,白白等了两个多小时,才卖出几十幅,销量很不理想。
说来也怪,快中午时,买对联的人多起来,多到我们兄弟俩招架不住,人少的时候,买家还打开折叠的对联看一看选一选。
人一多,也不打开看了,给钱拿着就走。后面的买家纷纷将钱递到我们面前,请我们快点卖给他们。
不到一个小时,几百幅对联被抢购一空。没买到对联的一位老大娘眼巴巴的看着大哥,问:老师,还有吗?还有吗?
还真有一幅,就是那幅写了错别字的,放筐底用纸条隔开。大哥还算诚实,告诉老大娘:这幅对联有个字写错了,但念起来听着是很吉利的。你要的话,可以半价卖给你。
老大娘顾不了那么多,再不买门框上就只有空着了,那怎么行?马上就买了。
后面还有几个顾客问:还有春联吗?还有吗?能不能再写几幅?
大哥婉言谢绝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感叹道:
我的天,这么丑的字,不仅卖掉了,还供不应求。
大哥说:你懂书法,但你不懂顾客。他们并不是买书法作品,而是买的喜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