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就到了,大家都赶回去过新年,全国各地庆祝新年的方式也许不同,但是阖家团圆这种欢乐的气氛大家都是一样的。如果要说春节时最容易想到哪首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就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了春节时辞旧迎新的景象,在欢天喜地的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春天已经来临,大家饮着醇美的屠苏酒,希望健康长寿、驱邪消灾。新年的太阳缓缓升起来,千家万户都把门上的旧桃符换成了新桃符。这里的“桃”和“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所以“新桃换旧符”是一个省略句,就是“新桃符换旧桃符”的意思。旧时每当到了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就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将他们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消灾,这就是称为“桃符”。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第一次拜相推行新法之际,宋神宗熙宁二年的春节,王安石见家家户户都忙着过新年,欢天喜地、辞旧迎新的景象与推陈出新的新法如出一辙,意识到变法所带来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所以这首诗不仅是表现了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和欢乐气氛,而且这首诗还融入了作者的理想抱负。
王安石这首诗句句都是在写新年,同时也是句句都在暗示新法。如果不知道写作背景,很有可能将这首诗当作一般的应时即景之作,王安石相信新法就像新年的到来一样,谁也阻止不了,一定能取得成功的自信。这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文人政治家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新年上映的电影叫“贺岁片”,这首诗写出了千家万户祝贺新年的情景,是不是也可以叫做“贺岁诗”,如果要选一首与春节有关的“贺岁诗”,相信多数人都会想到王安石的这首《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