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保佑平安,是希望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吃饺子
吃饺子的习俗流行于北方地区,一般除夕吃肉馅的,大年初一吃素馅的。
新年饺子要皮薄、馅多,捏得严实,不能煮烂,荤饺子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等,也有两种肉拌在一起的鸳鸯饺子,以及百味杂陈的“饺子宴”。素饺子则是用各种新鲜蔬菜包的。饺子的形态甚多,有冠顶饺、蝴蝶饺、金鱼饺、花边饺,也有推捏、叠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饺,以及挤捏的木鱼饺。
中国人大年初一不能不吃饺子,就像外国人感恩节不能不烤火鸡一样。有些食物被我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俨然成了某个节日的载体,承载起我们内心深处温暖的记忆,也承载起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
吃元宵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豆沙馅的最多,元宵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