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0/11/24 23:50:00
老舍先生曾说过:“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情感怎样地好呢?这是无可分离的、统一的东西。”六下《北京的春节》一文,可以认为是对他自己这句话的最有力的注解。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本文,老舍先生用属于他独有的语言,给我们读者描绘了一幅独属于北京的老北京民俗画卷,从中也流露出有他自己独特印记的感情。京味十足的一组词语本文为回忆北京的春节的一篇散文,作者也适时地运用了一组“京味儿”十足的词语。如“杂七八碎儿”、“玩意儿”、“老年间”、“闲在”等,这样几个北京人常说的口语词,亲切朴实、质朴有味,让人感觉仿佛就身处于北京城中。读着这类词语,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扑面而来。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北京春节中吃食和活动的喜爱之情。营养丰富的两组关联词关联词,遍布于本文的诸多段落,聊举两处处稍作分析。第1段,“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一句中,出现了“不是……而是……”。这个词,如果一眼划过,也许平淡无奇,不就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吗。若是如此,“这(腊八粥)不是粥”,总觉得不大对劲,也显然有悖常识,不妥!因为腊八粥从种属关系上,肯定是粥,只不过在作者看来,腊八粥不是一种普通的、平淡的粥,更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因此,我自以为,此处的“不是……而是……”,貌似转折,实则是一种语义的递进。作者借用此词,想要言说的,当是“这不只是粥,更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之意。与我们平常所说:“小学时那位数学老师,她不是老师,而是我生命中的导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此,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作者选用这样的一个貌似转折,实则递进的关联词,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不是……而是……”一词,是带有着说话者对所言事物较为明显、甚至较为肯定的一种态度或者评价。结合“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一短语,老舍在作出这样的评价时,显然表达着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与赞赏之情,甚至还渗透着作者对腊八粥的几分自得、自傲之感。第12段,“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一长句中,接连出现了两个“可是”一词。“可是”一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大多时候不太温暖,稍显逆耳,但真的妙不可言:作者首先肯定“除夕是热闹的”,而且的确如此,第8段写到“除夕真热闹”,一个“真”字还是能读出作者对除夕的热闹这一点是喜欢的、赞赏的;作者接着肯定“大年初一是体面的”,结合前文第9段,也能读出作者对于大年初一的体面也是喜欢和赞赏的。然而,“可是”的美丽,不只在于前半句的肯定,更在于后半句的内容。“可是没有月光”和“可是它还不够美”,很委婉和含蓄地点出了除夕和大年初一的不足:没有月光、还不够美,其实也从另一角度突出了元宵的月光之美,强调了元宵节的火炽与美丽,也在这样两两对举中,表达了作者相较于除夕和大年初一,对元宵节的更为炽热的喜爱。容易忽略的三个副词这篇散文中,有几组副词多次出现,值得我们留意。第5段,“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第7段,“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必须把肉、鸡……都预备充足……”,这两句话中出现了5次“必须”。这样一个副词或者能愿动词,意为“事理上的必要或情理上的必要”。套用这层意思,“预备过年吃的喝的一切”、“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把春联贴好”、“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都预备充足”等这些,是“除夕”或者“春节”这个节日情理上的必要,而且这个“必要”是自古传承至今的,容不得中断的,可以说这些是春节这个节日特有的使命和内涵;同时,北京城的人们确实是如此,他们对于这样的民俗活动一以贯之,非常重视。这样一以贯之的“必须”的活动背后,浸润着春节这个节日的文化,传统的文化。第8段,“除夕真热闹”,五字一句,放在段首,起笔非凡。尤其句中的“真”字,值得咀嚼。“真”用来修饰“热闹”一词,强调了作者对“除夕热闹”这一事实的认同。那么,除夕的“热闹”“真”在何处?作者何以作出这样的评价和认同?细读这一段,不难发现,在这短短一百来字的片段中,简笔式地罗列了“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八个场景,近乎“一短句一场景”,语句之短、节奏之快,描绘出除夕活动丰富、热闹非凡的场面。所以,这一段的起笔“除夕真热闹”,侧重地表现了春节到来时大家的忙碌,以及作者看到这些甚至也经历这些时的兴奋与快乐。还有第13段的“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句中的“的确”一词,可以类似分析,这里不再赘述。当然,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除了本文所讲的一组“京味儿”的词语、两组营养丰富的关联词、三个容易忽略的副词这样几个角度之外,值得细品慢嚼之处还有很多,比如近乎每一段开头的貌似标示时间的一组句子,比如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描写铺户、大人们、孩子们前后活动对比的一串句子……但,无论哪一个角度,无不表现了春节临近时北京城的人民的忙碌、兴奋,深情地展示了中国春节的无比温馨与美好,还有作者对于这种美好和文化的认同、喜爱、自豪。真可谓:最美的语言,最深的感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