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将近半个月就到腊月了,隆冬的风雪如期而至,热闹的农历新年也近在眼前了。而烘托热闹欢乐的春节氛围是少不了春联、福字的。
相传最早的对联便是春联,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据说他撰写的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节期间张贴的春联,到最后发展成为了对联的主要组成,成为既有强烈仪式感,又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民俗文化。
郎世宁《乾隆岁朝行乐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春联其实也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其内容主题也非常丰富。
有说辞旧迎新的,像“金鸡报晓梅花俏,义犬迎春柳色新”,有祝国泰民安的,像“河清海晏金瓯固,人寿年丰玉烛调”,有寄情言志的,像“满窗竹影隔栏映,一树梅花傲雪开”......
那么在书写春联时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格律规则?
贴春联时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即将到来的腊月时分,楠书房将邀请王燮达老师,讲述对联的历史,春联的创作,春联张帖须知,春节书写特色等内容,并带领大家共同创作及书写春联,收获一份独特的喜庆。
另外,在1月10日养云安缦楠书房场,家长还可以带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也让孩子们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写春联
用自己手中的毛笔,以对联的形式,写出一幅幅抒发心中吉祥,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景。
相信原本简单的春联,借助小朋友们想象的翅膀和灵动的画笔,会成为一幅幅天马行空的艺术品。剪窗花
从新年必不可少的传统窗花,到象征“年年有余”的创意鱼形剪纸,让小朋友不仅锻炼动手能力,更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到春节的年俗制作当中。
红红火火的剪纸将从小朋友们灵巧的双手中渐渐成型,并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制作灯笼猜灯谜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将一起制作灯笼,当然灯谜也必不可少。
丰富的字谜不仅让小朋友们争相开动脑筋,还把许多传统文化常识融入其中,让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文化。
节日作为一种仪式感的存在,是一种共同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是向孩子们传递文化情感的好机会。
通过给孩子们营造一点中国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传承文化。
道席介绍
王燮达老师
年生于中国辽宁抚顺市。年开始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曾为中国雕塑协会会员,被艺术评论界誉为中国抽象雕塑的代表艺术家。他悉心研究古文字三十余年,曾经在美国、西班牙、古巴等国家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作品参加过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阿根廷、韩国等国家的重要展览。会讲时间
1
时间:年1月10日(周日)
14:0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