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出版之
编者按oaktrpublishing相信很多朋友都唱过《奇异恩典》这首诗歌,许多人知道它的词作者是约翰·牛顿,不过也许你并不知道这首诗歌是教会史上最有名的新年赞美诗,而且现在流行的歌词版本并非原作。
这首诗歌为什么特别适合在新年第一天颂唱?约翰·牛顿在什么时候、因着什么原因构思了这样一首诗歌?他是如何创作的?是谁又是怎样点燃了他的灵感火花?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能够与歌词之间发生深深共鸣?为什么牛顿的诗句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新年的第一天,让我们一起来颂唱这首赞美诗,也来了解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背后的创作故事和生命经历,这会是一个奇异恩典之旅,能使我们的心灵得着激励。
//《奇异恩典》:最著名的新年赞美诗//作者:TonyRink
约翰·牛顿的《奇异恩典》,是教会史上最有名的新年赞美诗。约翰牛顿于年1月1号为他在奥尼尔的教会会众写作并发表了《奇异恩典》。
整首赞美诗的灵感来自于历代志上17章,这一章讲到大卫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牛顿也是如此,反思过去的恩典,目前的恩典和对将来恩典的盼望,开始新一年的绝佳方法莫过于此。
牛顿原来给这首赞美诗订的标题是《信心的回顾与展望》,但今天最多人记得的,是这首赞美诗的第一句。
把《奇异恩典》的歌词与历代志17章的经文并列,你就能看到牛顿的这首赞美诗是何等沉浸在这一章圣经丰富的圣经神学当中。
像“殿/家,话,永远”这样的说法,把这首赞美诗和经文直接联系起来。请留意,历代志上17章的时态也相应反映在这首赞美诗当中:过去时态(第7节,“我从羊圈中将你召来,”),现在时态(16节,“耶和华神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祢竟使我到这地步呢?”)和将来时态(26节,“耶和华啊,惟有祢是神,你也应许将这福气赐给仆人。”)。
约翰·牛顿的这篇赞美诗反映了他自己在庆贺新年时的做法,带领我们进入一个颂赞时刻,让我们停下来,为着上帝过去的怜悯,当前的怜悯和将来的怜悯感谢祂。整个基督徒人生都体现在牛顿的这首赞美诗当中:
·拯救(“我罪竟蒙赦免”)
·试炼(“冲决网罗,历尽磨难”)
·与怀疑抗争,需要神的应许(“圣言信靠不移”)
·在属灵争战中得保护(“此生此世,托庇于主”)
·年老,面对死亡(“身心可朽,生命可绝”)
·盼望新的创造(“大地即将,如雪消融”)
·展望得见上帝(“寄身其间,平安喜乐”)
·永远看上帝为宝贵(“唯有上帝,与我永在,声声唤我依托。”)
[作者注:流行版本的最后一段,“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并非出于牛顿笔下,而是出于非裔美国人的敬拜传统,后来被人加入牛顿的这首赞美诗当中;对此的记载比比皆是,其中一处是年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译注:以上歌词出自《奇异恩典》的原版足本。]
这首自传体赞美诗自始至终把我们带到上帝面前,让我们看到贯穿基督徒不死、永远的生命,上帝那毫不动摇的恩典。
牛顿用朗朗上口的词句传递这种基督徒人生异象,易读易唱。他使用的大多数单词(约占这首赞美诗用词的85%)都是单音节词,这让人看到,牛顿坚持行文清晰简单,这特点贯穿他所有教牧作品当中,解释了他为何去世几个世纪之后,仍在属灵伟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当然,牛顿笔下作品当中魅力最持久的,莫过于就是这首赞美诗。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