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家长朋友们少不了带孩子走亲访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学好春节礼仪。过好中国年吧!
选自《红缨国学》
问候礼仪
爸爸妈妈们可以事先教会孩子用手势打招呼:抱拳作揖以及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男孩
女孩
如上图,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手腕挨紧,并前后摇动。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手腕不要挨着,并前后摇动。在祝福语方面,家长可以教会孩子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和祝辞。接红包礼仪
长辈给红包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们说声谢谢。如果孩子太小还不会做,爸爸妈妈可以扶着孩子的手,双手接过红包,然后带着孩子一起说“谢谢”。家长要事前跟孩子们说好,接过红包,千万不能当着客人面拆开,这样做是没有礼貌的。最好的做法是马上把红包放到爸爸妈妈的袋子或自己的袋子里。餐桌礼仪
选自《红缨国学》吃饭坐座位和开始吃饭时,应长幼有序,长者先,幼者后。孩子要自己吃饭,夹到碗里的饭菜要吃完,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而且吃饭之前,家长要教育孩子:“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所以饭桌上有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可以哦!”做客礼仪
家长在拜年之前应提前电话预约并准时到达。来到拜年家庭门前先轻轻敲门,若是门铃只按一次即可。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进到亲戚家里,坐姿规范,提前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待客礼仪
图片来自HOING幼儿园国学课堂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待客人进屋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客人来了,用"请"的手势把客人请进门,并请客人坐下,双手递茶给客人喝,同时说"请喝茶"等等。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电话礼仪
孩子接电话的时候要学会说“你好”、“请问”、“请等一下”这样的礼貌用语;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要找的人;接电话时要有问有答,回答问题时要大方,不可以长时间不回应对方的问题,也不要在不知如何回答时,把电话一扔跑到别处去;大人打电话时,孩子不要在一旁插嘴或抢话筒;挂话筒时,要轻拿轻放,不可以摔话筒,或重重地挂电话;接打电话时,要学会说“再见”,然后再挂电话,不要只管自己讲完就挂电话。购物礼仪
随大人去购买年货,不能随便品尝食品,还要紧跟大人走,过年人多,别走丢了。可以归纳成孩子们易记的三字口诀,快来念一念,记一记吧:客人到,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初相识,做介绍;带尊称,有礼貌。访亲友,轻敲门;人未来,莫擅闯;敬茶水,双手接;坐姿正,会交谈;不弄翻,勿乱闯;离别时,有礼数。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红缨国学启蒙课程以有趣的穿越情节,激发幼儿兴趣。孩子在有趣的动画中、歌舞表演中、相似体验中、欣赏创作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彻底改传统的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红缨国学启蒙课程是一套孩子能“玩”起来的国学,古为今用的国学,孩子喜欢的国学!通过有趣的穿越故事和实际演练,古代与现代结合,习得并运用中华文明之礼。▼
选自红缨国学《知孝懂礼的阿福》
“红缨国学启蒙”中含三部分:
1、国学课程
国学课程是“红缨国学启蒙”主体课程。每月一个德行为主题,以六种不同的课型呈现,以德行牵引,贯穿始终。
2、二十四节气课程
二十四节气课程为“红缨国学启蒙”辅助课程。教师可根据时间选择相应的节气。
3、传统节日课程
传统节日课程为“红缨国学启蒙”延伸课程。在每个节日前开展,并可与“中国传统节日全园活动方案”配合使用,让全园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
是指在每个月都有一个德行主题,在经典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中启智明德,让幼儿懂礼、懂规矩,有德行,有教养。做一个大写的人。
是指在德行主题的统领下,延伸出“常礼举要”“国艺赏习”“诗文雅诵”“传统科学”等六种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充分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
“常礼举要”课程精选了居家礼仪、出门礼仪、对众礼仪等日常生活礼仪礼节。让孩子能够灵活地掌握行礼的方式,不仅学习中华传统的礼仪,还要了解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礼仪方式。让中国“礼仪之邦”传承下去。
▼
“知行合一”强调的是规则、规范、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仅让孩子在有趣的动画片中感知、学习、模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古为今用,迁移到今天的生活中去,在今天的事件中去约束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从《羊怎么不见了》(亡羊补牢)到现实生活中能够知错就改,诚实面对错误。(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