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酒文化——春节与酒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众多节日中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是悠久、隆重、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在春节的众多习俗中,饮酒又是非常重要的
1
春节食俗——饮春酒
北宋诗人庾信诗云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这首诗点出了饮春酒除了欢庆佳节外,更主要的是驱除恶秽之气以求长命百岁。
春节食俗是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其中饮春酒的习俗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古时候过春节,人们都要喝一些用中药浸泡的露酒。椒柏酒是其中之一,用柏叶、花椒浸泡,是春节的特定习俗酒;饮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辞,称之为“椒花颂”。
除了椒柏酒之外,还有屠苏酒。屠苏酒早见于南朝的《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以次贺拜,进屠苏酒。”相传,屠苏酒是三国时名医华佗的配方,采用多种原料浸泡而成,具有防疫、保健作用,是春节的特定露酒。大诗人苏东坡诗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饮屠苏。”唐朝的顾况也曾作《岁日作》:“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这种春节饮酒的文化习俗,都代表着新旧更替的意义。
2
饮春酒——春节与酒的相遇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就捧上美酒,抬着羔羊,聚在一起,高举牛角杯,同声祝贺。从此开了过年饮酒的先河。
到了汉代,“年”作为一个重大节日逐渐定型。到了这一天,家人放过爆竹后欢聚一堂饮椒柏酒,而且是让年龄小的先饮。
东汉时期,初一(又叫元旦)黎明时,各级官吏都要到朝廷给行贺年之礼,也兴致勃勃地接受群臣的朝贺,名日“正朝”。汉制规定,群臣入宫朝拜需根据品位的高低带不同的礼品,也要设宴款待群臣,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参加御宴。
元、清两朝的蒙、满两族入主中原后,也都积极汲取汉文化,极重元旦朝贺之礼,把赐宴当作笼络人心的有效手段。元诗人萨都刺《都门元日》一诗写道:“元日都门瑞气新,层层冠盖羽林陈。云边鹄立千官晓,天上龙飞万国春。宫殿日高腾紫霭,萧韶风细入青曼。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椒觞到小臣。”
宋时不仅“守岁”,还有“馈岁”、“别岁”等花样,样样都离不开酒,“士庶不论贫富家……如同白昼,围炉团座,酌酒唱歌”,“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
当今时代,人们吃完团圆饭
围坐一起观看中央台“春节晚会”
或有亲朋串门,大家一起喝酒聊天,互道新春之喜
君饮孟台酒,富贵伴君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