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竹平今天春节,一起读读北京的春节
TUhjnbcbe - 2021/3/28 13:56:00
一早,从美好的梦乡中醒来,迎接耳朵的是喜庆的鞭炮声,迎接眼睛的是喜庆的红艳艳——红窗花,红对联,红红火火的气氛,迎接鼻子的是喜庆的年糕香,迎接嘴巴的是喜庆的团圆宴……你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喜庆中。今天,是春节。小朋友们从腊月初八就开始期盼着的春节,今天,就拥抱着大家,环绕着每一个人,祝福着每一个事物。六年级课本上,有一篇《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会是怎样的呢?和我们家乡的春节一样吗?让我们在心里,罗列一下,家乡的春节都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风俗、活动。然后,来PK一下北京的春节。先从头到尾欣赏一下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吧:题目是“北京的春节”,文章内容是不是像你阅读前猜测的那样,写的就是春节那一天的事情呢?当然不是。那么,老舍先生介绍北京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写起,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呢?进一步思考:老舍先生为什么这么写?读过一遍文章,你印象最深的是老舍先生笔下描写的哪一天或几天的景象?能回忆起哪些内容?读老舍先生笔下北京的春节,每一段文字,都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经历的春节,或者相同,或者不同,都是年味儿。再读,第一句话,起什么作用呢?“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这句话,就在告诉我们,老舍先生写的,是“北京”的春节,是北京按“老规矩”过的春节,这“北京的春节”,是要从“腊月的初旬”讲起的。“腊月的初旬”具体又是什么时候呢?老舍先生用一句谚语开启了“北京的春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然后,跟我们津津有味地分享起腊八这一天的诸多节日风俗来,有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还有从腊八开始的“上年货”。这么具体细致地讲腊八的风俗、活动,春节的氛围就越来越浓郁了。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呢?看来,老舍先生写腊八,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要具体细致地写,要将老北京腊八的独特之处分享给读者。然后,老舍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向读者重点介绍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几天的风俗活动,其他日子,一笔带过。老舍先生重点介绍的这几天,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可以画一个表格,提取信息,一一概括,就一目了然了。接下来,再思考:从腊八到正月十五,一个多月呢,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重点写了这五天的风俗活动情景呢?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读读《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看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与“交流平台”讲解的意思一致。是的,老舍先生写什么,怎么写,都是经过构思和选择的,都是要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服务的。否则的话,可能就会写的啰啰嗦嗦,读起来费力而无味了。这也提醒我们六年级的小学生,读文章,分清文章的主次,能够更好地读懂作者的意图;写文章,也要先想好表达怎样的意思,重点选择哪些内容,做到详略安排得当,中心意思突出。阅读一篇文章,除了从构思、内容选择和处理上读明白作者的思路想法,还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竹平今天春节,一起读读北京的春节